常州到石家庄物流公司

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圳市政协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

作者:常州到石家庄物流公司 上传时间:2023-7-28 浏览次数:

深圳市政协召开“推动深港物流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针对该重点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商务局、深圳海关、深圳边检、市前海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委外办等主办、会办单位有关负责人现场通报了有关提案办理的情况。

深港进出口贸易额
占深圳对外贸易比重超过20%

深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在重点提案中指出,据统计,深港进出口贸易额占深圳对外贸易的比重超过20%,有大量的货物采取出口香港再转运的方式运送到全球各地。深港物流既是保证香港居民生活必需品充足供给的重要支撑,又关系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联结与流通。经过长期发展和探索,深港物流已经形成“公路为主、水路为辅”的市场化路径,深港协作模式初步建立;数字技术在智慧口岸建设、便捷通关中发挥有效作用,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提升通关效率、优化通关体验;大鹏湾水域引航合作协议为代表的模式创新为深化深港合作提供可参考模板。但随着深港两地跨境物流需求增长,对深港物流效率和跨境运输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深港物流存在可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包括物流用地空间不足拉升仓储、配送等物流成本。特别是深港口岸区域物流用地地价高企以及仓储、停车等设施紧张,众多物流运作转向城市外围区域,使深港物流的整体费用成本居高不下。深港两地物流沟通协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等。

深圳构建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
“智慧口岸一体化服务平台”将上线运行

针对提案“利用数字技术倍增效应,促进深港要素资源跨境高效流通”的建议,主办和会办单位回复表示,深圳市已印发《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任务分工,前海管理局正积极联合深圳海关、深圳税务局等相关单位,积极推动平台建设工作。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是国家版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的深圳先行先试版,分三期建设,将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大数据资源中心,推动境内外口岸数据互联、单证互认。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一起主要建设数据互联共享验证场景,搭建基础框架,已于202212月上线试运行。目前,前海管理局正在积极推进平台二期建设工作。同时,深圳市口岸办正在开展智慧口岸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发挥包括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口岸进出口贸易、通关物流保障的赋能增效作用,并引导加快推进口岸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如市口岸办智慧口岸一体化服务平台、新皇岗口岸及罗湖口岸改造信息化工程、市商务局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本地特色应用、前海管理局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深圳海关信息化运行态势感知与可视化辅助决策平台、智慧海关监管系统等。市口岸办规划建设的“深圳市智慧口岸一体化服务平台”项目,已列入深圳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行动计划任务事项,计划于今年底前完成开发并上线运行。

据悉,深圳市已与港方建立了19个合作专班,其中就包括“跨境交通合作专班”,旨在进一步提升深港跨境货运效率。下一步,深圳将通过合作专班机制,推动深港物流合作共建、提质增效等重大问题和政策协同。

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将于2026年建成
深圳港西部港区17公里铜鼓航道将拓宽

针对提案“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拓展深港物流市场广度深度”的建议,各单位回复表示,目前全市共有174家机动车检测站,其中具备大型汽车检验能力的65家检测站均可开展内地车牌深港跨境运输车辆检测工作。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项目共用地面积约177.5m2,一期工程新建3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涉及年通过能力300万标箱,并新建东作业区与中作业区联络通道工程、配套工程、支持系统工程等,应用业内领先的自动化码头工艺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计划于2026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区、绿色港区,更好支撑深圳与香港之间水上运输的发展。同时,深圳港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将在现有航道基础上进行拓宽,将现有17公里铜鼓航道从270米拓宽至435米,航道设计底高程-17.5米,将有助于提高深港水上交通运输能力,促进深港跨境水路运输发展。

深圳现代物流场站打造"7+30+N”布局
前海探索构建物流供应链“双碳”标准体系

针对提案“保障必要的基础物流空间,打造服务深港深度合作的重要支撑”的建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现代物流场站布局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一批公共性、基础性的货运物流场站,提出在全市规划布局20平方公里左右的货运场站用地,形成“7+30+N”的三级场站空间布局。其中,对外物流枢纽7处,含空港、海港、铁路和公路物流枢纽,主要服务全球和区域物流;城市物流转运中心30处,主要服务城市物流;社区物流配送站N处,主要通过建筑配建方式供应,服务末端物流。另外,前海管理局申报的前海合作区“绿色、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已于2022年底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借鉴包括港澳在内的国际国内优秀经验做法,在道路货运、低碳仓库、绿色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领域具体环节,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物流供应链“双碳”标准体系,推动深港相关标准、规则衔接,加快有关标准与国际对接,推动前海供应链服务数字化和物流装备智能化升级。

开拓物流腹地
联动珠江东西两岸互动融合

针对提案“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开拓物流腹地,为深港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支撑”的建议,各单位答复表示,近年来,深圳港持续加大内陆港和组合港布局力度,目前深圳港已在广东深圳、东莞、河源、江门,湖南长沙、郴州、岳阳、醴陵,江西南昌、赣州等10个地市布局13个内陆港;在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肇庆、云浮、赣州、清远、湛江等10个地市开通了32条组合港航线。今年1-5月,深圳港通过内陆无水港模式累计完成66160个标箱的作业量,通过组合港模式累计完成117819个标箱的作业量。下一步,深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研究出台有关鼓励政策,继续扩大深圳内陆港和组合港布局。同时,深圳鼓励深国际、越海等行业领军物流企业发挥“走出去”作用,整合大湾区等城市资源要素布局,联动珠江东西两岸互动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中现代供应链基地等一批物流项目建设,至2025年,预计深圳市供应链服务企业市外运营物流仓储面积将不少于1100万平方米,拓展延伸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更好地服务深圳和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内容来源于:常州到石家庄货运公司 转载请注明